夜晚养活精神

作者:流沙
来源:《知识窗》2012年第3期

一个人要有出息,是不是离不开黑夜?不少名人、伟人或是学问家,他们大都有一个奇怪的生活习惯:白天睡觉,晚上工作。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20世纪30年代来到中国,去了陕甘宁边区。斯诺说毛泽东晚上运筹帷幄、布兵遣将,白天则在睡觉。一觉醒来,将士们的捷报就传来了。沙场秋点兵,决胜千里外。

深爱着黑夜的,自然还有作家。鲁迅曾直言自己喜欢黑夜,他创作的时间一般都在黑夜,如果细细品读他的文章,字里行间会渗透出浓深的夜色。他在描写黑漆漆的夜空时,总是说它是蓝色的。高中时代的语文老师这样给我们解释:因为鲁迅从黑夜中看到希望。

继续阅读夜晚养活精神

人生不是竞赛,不要执着于与人比较

作者:陈愉 Joy Chen ⋅
via 工作为何

我成长在上个世纪80年代,那时候的美国被称之为“贪婪的二十年” (“Decade of Greed”):经济处于腾飞期,消费者欲望膨胀,人人都在追求“成年人的玩具”:轿车、游艇、LV手袋等等…轿车车牌(美国人通常喜欢在汽车的尾箱或者 保险杠上面贴几张花花绿绿的小纸片,或表明立场或耍耍小幽默 )和T恤衫上面经常能看到类似的格言:“拥着最多玩具而死的人,就是赢家”,生动的体现了那个年代的风潮。

那时的我,是一个敏锐的观察者、一个深受社会思潮影响的年轻学生,缺乏对于自我价值的深刻认识,所以我开始狂热地追求一切“权力”和“成功”的外在形式。我对自己的定义和标准,建立在与别人——那些非常成功的人——相比较的基础上。

继续阅读人生不是竞赛,不要执着于与人比较

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作者:风青杨

二百年前丹麦思想家克尔凯郭尔一生一贫如洗,生命也很短暂,但是,他内心强大,一生充满快乐。像这样的人的幸福,是一般人所难以理解的。像这样内心强大的人,其实是精神贵族。

现代社会,每个人都面对强大的社会压力,这其中,有来自事业的压力,身体健康的压力,亲人朋友给的压力。很多人无法承受一点委屈,当被人误解和冤枉时,往往感觉心理很受伤。而其实一个真正内心强大的人,是没有人能伤害你的。因为,内心强大的人,他不活在别人的眼光里。即使全国的人以他为敌,即使全世界的人误解了他,孤立了他,他也能够淡然而坚定地生活。内心强大的人,在真理与真相面前,他就是敢于成为国民之敌的人,在这个时候,那个最孤独的人,就是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人,成为千夫所指的人,也就是真正有思想的人,这样的人的内心世界就到了强大之极的地步。

继续阅读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生活,不分专业

一 陷入了“专业”怪圈

我收到很多信,大部分从自己大学时候悲催的选错了专业开始,洋洋洒洒数万字,中心思想是想问,究竟要不要放弃自己大学的专业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事情,且放弃专业总觉得太可惜了。想着想着,就觉得自己完全没有了希望和前途。

我们被陷入了一个“专业”的怪圈,每个人都过于专注和重视自己拿些所谓的“专业”,然后对其他事情一无所知。

继续阅读生活,不分专业

一位女上司写给自己下属的信:“有权以自己的方式长大”

发表于女报时尚2012年8月刊,原标题是“有权以自己的方式长大”

嗨!亲爱的办公室新鲜人小姑娘:

就在刚才,在洗手间里,我听出了在隔间里伤心哭泣的人是你。回到我的办公室,面对电脑上瞬间涌入的十多封邮件,我突然发现即使最好的现磨蓝山咖啡也无法让自己平静下来,于是我开始给你写这封信。

我知道在你的眼中,我忙碌的要发疯,无情的像个bitch,又无趣的要死,所以我写这封信你一定吃惊之极,但是我写了,因为我并不真的那么忙,也不是bitch,更不无趣。

继续阅读一位女上司写给自己下属的信:“有权以自己的方式长大”

毕淑敏:女人什么时候开始享受?

毕淑敏:女人什么时候开始享受?无数的女人,在慷慨大度地向人间倾泻爱的时候,她们太不爱一个人了——那就是她们自己。女人们,给自己留一点享受的时间和空间吧。不要一拖再拖,不要一等再等。

毕淑敏:女人什么时候开始享受?

继续阅读毕淑敏:女人什么时候开始享受?

生死契阔

作者:袁阳
摘自《红尘觉悟》

人终有一死这一令人难堪的事实,使得人一生下来就被置身于一种极其可悲的境况中,即犹如被宣判了死刑的囚徒,等候着执行期的到来。 这不能不使人的心灵蒙上巨大的旧影,使人生中的任何快乐和幸福,任何追求和收获都大打折扣。一个人,无论他是多么的春风得意,多么的心怀甜蜜,只要在夜深 人静之际,有一丝死亡的潜意识浮上他的脑海,他就会深感空虚,不寒而栗,他的快乐就会不翼而飞;一个人,无论他的生活是多么的轰轰烈烈,无论他的事业是多 么的飞黄腾达,当死亡降临之际,一切便都会转眼成空,被剥夺得干干净净。因此,死亡的事实和对死亡的恐惧,显然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不利于人的安身立命, 不利于人的奋斗逆取。同时,虽然每一个人都被宣判了死刑,只有刑期的差别,而无能否免刑的差别,但惧死恋生的求生意志的本能,使人总是竭尽全力推迟死期或 千万百计幻想不死,由此就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生存竞争,产生了杀人者和被杀者。产生了世界上的无穷灾难和罪恶。在古罗马,奴隶主将战俘中的身强力壮者训练 成角斗土,要他们自相残杀,以供自己取乐。而那些可怜的角斗士,为了多活一年半载乃至一天,便倾全力拼死相搏,力求通过置自己的同伴于死地来延长自己的生 命。而在很多情况下,那些贪生怕死的人,为了保全自己一人的性命,把更多的人出卖给敌人,使他们遭受无辜的牺牲。

继续阅读生死契阔

仰天吐唾,逆风扬尘

渔人在捕鱼,一只茑鸟飞下,叼走了一条鱼。有无数只乌鸦看见了鱼,便聒噪着追逐茑鸟。茑鸟不论飞东飞西,满天的乌鸦都是紧追不舍,茑鸟无处可逃,疲累地飞行,心神涣散时鱼就从嘴里掉下来了。那群乌鸦朝着鱼落下的地方继续追逐。茑鸟如释重负,栖息在树枝上,心想:我背负这条鱼,让我恐惧烦恼;现在没有了这条鱼,反而内心平静,没有忧愁。

如果情爱是束缚,你能舍去情爱,不就得到自在了吗?如果骄慢是烦恼,你能舍去骄慢,不就能得到清凉了吗?如果妄想是虚妄,你能舍去妄想,不就能得到真实了吗?如果挂碍是痛苦,你能舍去挂碍,不就能得到轻松了吗?所以能舍什么,就能得什么,这是必然道理。

继续阅读仰天吐唾,逆风扬尘

把信带给加西亚

(一)

《把信带给加西亚》这篇短文的作者是Eebert Hubbard,最早发表于1899年。这篇百年前的文章,几乎被世界上所有的语言翻译出来,印制了亿万份。纽约中央火车站曾将该文印刷了150万份分发出去。日俄战争期间,每一名俄国士兵都带着这篇文章,日军从俄军俘虏那里发现了它,如获至宝,在日本天皇的命令下,日本的每一名军人、公务员、老百姓都拥有这篇文章。现在,它已经成为了任何管理学或者成功学不可或缺的经典,被一代代人所广为传诵。

继续阅读把信带给加西亚

毕淑敏:人生有三件事不能俭省

无论世界变得如何奢华,我还是喜欢俭省。这已经变得和金钱没有很密切的关系,只是一个习惯。我这样说,实在是因为俭省的机会其实很廉价,俯拾即是遍地滋生。比如不论牙膏管子多么丰满,但你只能在牙刷毛上挤出1.5到2厘米的膏条,而不是1尺长。因为你用不了那么多,你不能把自己的嘴巴变成螃蟹聚会的洞穴。再比如无论你坐拥多少橱柜的衣服,当暑气蒸人的时候,你只能穿一件纯棉的T恤衫。如果把貂皮大衣捂在身上,轻者长满红肿热痛的痱毒,重了就会中暑倒地一命呜呼。俭省比奢华要容易得多,是偷懒人的好伴侣——用最直截了当的方式和最小的花费直抵目标。

然而有三件事你不能俭省:

继续阅读毕淑敏:人生有三件事不能俭省

一名护士告诉你:临终病人最后悔的5件事

最近有一篇文章在脸书、推特上频频被转,Nurse reveals the top 5 regrets people make on their deathbed,它的原文是一名叫 Bronnie Ware 的护士写的。 Bronnie Ware 专门照顾那些临终病人,所以有机会听到很多人临终前说出他们一生里最后悔的事。她作了一个概括,有5件事是大多数人最后悔的。

很好奇为什么这么多人转载它,也许,因为这是一种你永远无法提前经历的事吧。你不会时常面对别人的死亡,你更不怎么时常有机会听到一个临终前的人告诉你他最后悔的事是什么。而即便你听到,你又会觉得自己来日方长。我们似乎永远无法感同身受;也许,只有我们自己的生命到了尽头时,我们才会意识到自己究竟错过了什么,最后悔什么。

继续阅读一名护士告诉你:临终病人最后悔的5件事

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

爱因斯坦:The World As I See It (1930年)

我们这些总有一死的人的命运多么奇特!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只作一个短暂的逗留;目的何在,却无从知道,尽管有时自以为对此若有所感。但是,不 必深思,只要从日常生活就可以明白: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首先是为那样一些人,我们的幸福全部依赖于他们的喜悦和健康;其次是为许多我们所不认识的人, 他们的命运通过同情的纽带同我们密切结合在一起。我每天上百次的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是以别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劳动为基础的,我必须尽 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我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的生活。并且时常发觉自己占用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以忍受。我认为阶级的区分是不合理的,它最后所凭借的是以暴力为根据。我也相信,简单淳朴的生活,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精神上,对每个人都是有益的。

继续阅读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

林清玄:一生一会

我喜欢茶道里关于“一生一会”的说法。意思是说,我们每次与朋友对坐喝茶,都应该生起很深的珍惜。因为一生里能这样的喝茶可能只有这一回,一旦过了,就再也不可得了。

一生只有这一次聚会,一生只有这一次 相会,使我们在喝茶的时候,会沉入一种疼惜与深刻,不至于错失那最美好的因缘。

生命虽然无常,但并不至于太短暂,与好朋友也可能会常常对做喝茶,但是每一次的喝茶都是仅有的一次,每一日相会都和过去,未来的任何一次不同。

“有时,人的一生只为了某一个特别的相会。”这是我喜欢写了送给朋友的句子。

继续阅读林清玄:一生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