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80后的价值观

作者:涂子沛

80后,泛指上个世纪80年代出生的一代年轻人。近年来,关于这一代人的生存状态、价值取向等问题频繁成为国内舆论的热点,各种新名词也层出不穷,如月光族、啃老族、蜗居族、麦兜族,林林种种,不同程度都反映了这一代人的尴尬境况。美国的80后是不是也在而立之年倍受“买房”、“找工作”的烦恼?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今年初,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发布了一份关于美国80后的调查报告,对这一代人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颇具参考意义。

继续阅读美国80后的价值观

于坚:出国旅行之深度游指南

作者:于坚
来源:青年文摘2010年第23期·环球采风

出国旅行,我以为大可不必跟着旅游团东奔西跑。旅游,不仅仅只是购物、看风景,这种旅游太粗糙。你也可以把那些地方当成一所所学校,看看人们是怎样生活的,与你的生活有何不同,就此悟出些人生之道,也说不定。比如在美国:

继续阅读于坚:出国旅行之深度游指南

书籍推荐:林达—近距离看美国

看了某一篇文章下面的回复,有些失望。美国、日本就是某些无知青年的G点,美国很多方面比中国好是现实,连中国的贪官都往美国跑,这有什么不好意思承认的。承认我们的不足,学习别国的优点,然后赶上,这才是进步的道路。

这里推荐介绍美国的几本书,希望大家静下心来读一读。

林达-近距离看美国
《历史深处的忧虑》
《总统是靠不住的》
《我也有一个梦想》
《如彗星划过夜空》

TXT格式本地下载 / TXT格式下载地址二

美国大学生毕业前必做的七件事

在美国大学生的观念中,学校不仅是读书的地方,更是进入社会前的演习和体验场。学会与差异相处,和多元共存,从而理解自己,这一切都是美国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内容。在大学的课堂上,学生是知识的生产者和反思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因此学习与现实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很少会发生学生毕业后不适应社会生活 的情况——因为大学的校园生活就是最好的社会生活。那么在毕业前夕,大洋彼岸的美国大学生是怎样度过的呢?

继续阅读美国大学生毕业前必做的七件事

“美国梦”和“中国梦”

——中国实现大国崛起有关人才战略的思考

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名美籍华人骆家辉担任商务部长时,曾非常煽情地说:骆家辉的祖父在20世纪初从中国广东乘船抵达美国,虽在美国举目无亲,并且不会说英语,但依然为实现“美国梦”奋斗,一百年后,他的孙子骆家辉住进了华盛顿州长官邸。奥巴马总结,骆家辉家族白手起家的移民奋斗史是“美国梦”最鲜活的体现。

继续阅读“美国梦”和“中国梦”

美国最好的大学老师怎么教课?

北京大学出版社最近引进出版的《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曾获得哈佛大学2004年度教育和社会好书奖,被翻译成六种以上的语言出版。

作者肯·贝恩博士曾获得多项全美教学奖,被誉为美国最好的老师之一。在这本书中,贝恩博士通过各种渠道,诸如个人、集体、国内外学术会议的推荐,约谈了数以百计的学生和教师,听课,观摩,录音,录像,收集书面资料,调查研究,分析比较,归纳总结了六十多位来自不同学校(从公立到私立,从名校到社区大学),不同学科(涵盖人文、社会、自然科学),教授不同对象(本科生、研究生,大班、小班),不同教龄(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和不同性别的优秀教师的宝贵教学经验。《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一书记录了一些最好的教师的教学成就,包括他们的思索和实践。

继续阅读美国最好的大学老师怎么教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