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里·纪伯伦: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第一次,当它本可进取时,却故作谦卑;
第二次,当它在空虚时,用爱欲来填充;
第三次,在困难和容易之间,它选择了容易;
第四次,它犯了错,却借由别人也会犯错来宽慰自己;
第五次,它自由软弱,却把它认为是生命的坚韧;
第六次,当它鄙夷一张丑恶的嘴脸时,却不知那正是自己面具中的一副;
第七次,它侧身于生活的污泥中,虽不甘心,却又畏首畏尾。
天下事,犹未晚也
作者:常远
来源:人人
有魅力的人拥有的十大习惯
美国成功学的奠基人和最伟大的成功励志导师奥里森·马登曾说过,个人魅力是一种神奇的天赋,连最冷酷无情的人都能受其感染。有时它甚至会左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具有这种神奇能力的人的感染和影响。
超级成功人士拥有的十大信念
一切的决定、思考、感受、经历都受控于某种力量,这种力量就是信念。而获得成功的伟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着坚定的信念。
以下是专栏作家Jeff Haden觉得非常成功人士拥有的一些信念。但是,在阅读这篇文章后,作者希望大家应该了解,非常成功的人如果不能对别人有所帮助,那么他们什么都不是。这或许是Jeff Haden定义成功唯一重要的东西。
韩松落:找的只是一张脸
作者:韩松落
我的好朋友宋毅,在找女朋友时,完全无视自己的大龄身份,对对方相貌的要求极为苛刻。每每相亲归来,常常评价对方“有怪相”、“长桃花眼”、“像只狐狸”……
我们实在忍无可忍,一致指责他已陷于某种偏执之中,可他却说出一番道理:“不正常的外貌,实际上是一种生物性的隐喻。”
毕淑敏:斜视
办事拖拉的人如何做得更好
来源:东方财富网
你也许会问:我干吗得知道办事拖拉的人如何才能做得更好?办事拖拉的人固然没有连环杀手那么糟糕,但这种人难道不是和偷奸耍滑的人、懒惰成性的人、不成器的游手好闲之徒相提并论的吗?拖拖拉拉的人创造不出多少价值,应该不会有人想知道如何创造更少的价值吧,对不对?
但是拖拖拉拉的人真的毫无效率吗?在大多数情况下,事实恰恰相反。做事拖拉的人不仅做完了很多事,而且在他人心目中也是一个做了很多事情的人。他们的书桌凌乱,甚至连他们的笔记本电脑桌面也是乱七八糟。他们的很多时间都是用来追赶进度。然而,他们很可能富有创造力,而且总体而言非常和蔼可亲。毕竟,如果你老是让人久等,别人很容易发脾气,这时就没必要自己再生气把情况弄得更糟糕了。
爱情就是一物降一物——金庸教你谈恋爱
《小王子》经典温情语录
You know — one loves the sunset, when one is so sad…
你知道的—当一个人情绪低落的时候,他会格外喜欢看日落……
If someone loves a flower, of which just one single blossom grows in all the millions and millions of stars, it is enough to make him happy just to look at the stars. He can say to himself, “Somewhere, my flower is there…” But if the sheep eats the flower, in one moment all his stars will be darkened… And you think that is not important!
倘若一个人对一朵花情有独钟,而那花在浩瀚的星河中,是独一无二的,那么,他只要仰望繁星点点,就心满意足了。他会喃喃自语:“我的花就在星河的某个角落……”可是,这花一旦被羊吃掉了,一瞬间,所有星星都将随之黯淡无光……那你也认为这不重要吗?
竺可桢:科学的方法, 公正的态度,果断的决心
大学生,是人生最快活的时期,没有直接的经济负担,没有谋生的问题。诸位在中学中,同学大都是同县或同省,可是,来大学后,有从全国各方面来的同学,可以知道全国的情形,时间长了,各人都认识。这样,各人家庭的状况,故乡的风物,都能互相知道,这亦是一种教育。大学比之中学,在经费和设备方面,都来的充实,教师的经验和学识,也远胜于中学,这供给诸位切磋学问的极好机会。同时,国家花在诸位身上的钱,每年有一千五百元,而且,全中国大学生仅四万人,诸位都是这一万分之一的青年,这种机会,万万不能错过。
给未来女儿的一封信
作者:徐武
亲爱的女儿:
很抱歉,爸爸现在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因为爸爸还没有想好,等想好了,爸爸会每天在你耳边轻唤,直到你亲口喊我一声爸爸,我相信那绝对是我这辈子听到过的最美妙的声音。
你的名字绝对是世界上最好听的,至少在爸爸看来如此。我绝对不会在你的名字中加入太多内涵及意义,你是我的宝贝女儿,你不是福娃,你不是代表这个国家,我只要你简简单单快快乐乐,名字只是一个符号,我只会赋予你的名字最简单的意义,那也是爸爸此生最大的意义。
夜晚养活精神
作者:流沙
来源:《知识窗》2012年第3期
一个人要有出息,是不是离不开黑夜?不少名人、伟人或是学问家,他们大都有一个奇怪的生活习惯:白天睡觉,晚上工作。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20世纪30年代来到中国,去了陕甘宁边区。斯诺说毛泽东晚上运筹帷幄、布兵遣将,白天则在睡觉。一觉醒来,将士们的捷报就传来了。沙场秋点兵,决胜千里外。
深爱着黑夜的,自然还有作家。鲁迅曾直言自己喜欢黑夜,他创作的时间一般都在黑夜,如果细细品读他的文章,字里行间会渗透出浓深的夜色。他在描写黑漆漆的夜空时,总是说它是蓝色的。高中时代的语文老师这样给我们解释:因为鲁迅从黑夜中看到希望。
人生不是竞赛,不要执着于与人比较
作者:陈愉 Joy Chen ⋅
via 工作为何
我成长在上个世纪80年代,那时候的美国被称之为“贪婪的二十年” (“Decade of Greed”):经济处于腾飞期,消费者欲望膨胀,人人都在追求“成年人的玩具”:轿车、游艇、LV手袋等等…轿车车牌(美国人通常喜欢在汽车的尾箱或者 保险杠上面贴几张花花绿绿的小纸片,或表明立场或耍耍小幽默 )和T恤衫上面经常能看到类似的格言:“拥着最多玩具而死的人,就是赢家”,生动的体现了那个年代的风潮。
那时的我,是一个敏锐的观察者、一个深受社会思潮影响的年轻学生,缺乏对于自我价值的深刻认识,所以我开始狂热地追求一切“权力”和“成功”的外在形式。我对自己的定义和标准,建立在与别人——那些非常成功的人——相比较的基础上。